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通过推进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三个无缝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无缝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无缝融合、学生身份与员工角色无缝转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精准对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共开设6大专业,分别是示范引领专业:汽车维修(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新兴战略专业: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市场紧缺专业:汽车车身修复、汽车营销。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落户我院
1
师资团队
汽车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系)现有教师4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高级讲师9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人、讲师14、高级技师25人,双师型教师38人,惠州市技术能手8人,惠州市青年岗位能手2人。
我院教师获得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二等奖
我院教师参加惠州市制造业大赛
新能源赛项比赛
2
实训场所与设备
汽车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系)通过国家示范校、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共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能源汽车产教中心、汽车教学工厂和实训室等42间,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可供约1400个工位,实训设施配套齐全。
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实训工厂
3
校企合作与就业
汽车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渠道,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共建实训平台。目前,已成功打造三大特色实训基地:与比亚迪汽车共建的“比亚迪产业学院”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引入企业最新技术;“驾驶实训基地”配备现代化教学车辆和智能模拟系统,强化学生驾驶技能与安全意识;与旭胜汽车维修共建的“汽车教学工厂”则完全按照4S店标准建设,涵盖机电维修、钣金喷涂、故障诊断等全流程实训。这些实训基地均采用“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岗位轮训等方式,确保学生掌握行业急需的实用技能,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为汽车行业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到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参观调研
驾驶实训基地
教学工厂
4
学生发展与校园文化
汽车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系)开展多层次、精品化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构筑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两会学生干部“四自管理”能力,组织开展“新生杯”技能竞赛、演讲比赛、法治知识竞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系列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林港迪、邹俊宇在第四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节能减排与氢动力技术方向)赛项中获二等奖,汽车工程系团总支2023年被评为惠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近三年2名学生获广东省“校园之星”荣誉称号,7名学生获惠州市技师学院“十大文明学生”荣誉称号,培养出刘志杰、黄立锋、胡勇杰等品学兼优且具有演讲特色的学生,近三年在学院演讲比赛中一等奖5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5人,2021级学生杨东文同学荣获惠东县2023年“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科技创新技能节
承办第四届全国新能源
汽车关键技术技能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赛项
运动会开幕方阵表演
运动会颁奖
参与惠州市第一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赛事保障
惠州市少儿图书馆志愿服务
学生参加学校演讲比赛获一等奖
十大文明学生
校企合作奖学金表彰
“两会”换届表彰
辩论赛
法治知识竞赛
5
招生专业
汽车工程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表
大国新能,精工装配丨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推介
匠研三电,修技逐光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介绍
“汽”度不凡,“修”行至臻丨汽车维修专业介绍
驭“技”而行 ,“营”造职业高起点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推介
淬炼技艺匠心 绘就车影流光 | 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推介
智联未来 驭见博士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探秘
中金汇融-中金汇融官网-能加杠杆的炒股平台-配资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